房地产竣工有望提速,玻璃需求将再上台阶
- 发布人:中国镁质材料网
- 发布时间:2021-12-24
- 浏览量:293
2021年玻璃行情大起大落宽幅震荡,年末行业面对着高供给、高库存及低需求的不利态势。
供应方面,2021年上半年高涨的价格和利润推动玻璃生产线加快点火复产及延后冷修计划;截至12月中旬,全国浮法玻璃生产线在产265条,较年初增加13条;日熔量175725吨,较年初增加9450吨,增幅5.7%。
库存方面,截至11月底浮法玻璃企业库存5480.5万重量箱,环比有所回落仍居于年内高位。建筑相关需求占浮法玻璃总需求的88%,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转弱,“金九银十”竣工需求释放等乐观预期落空,玻璃期货主力合约连续下挫跌破成本线并一度击穿1600元。
玻璃行业供需形势分析
受房地产需求拉动,2011年至2014年玻璃产能有显著增长,2015年房地产市场阶段性低迷,玻璃产业深度调整,在产产能有所回落。2016年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了并在持续影响着玻璃产业结构,玻璃在产产能受到严控,部分装置因环保不达标等问题被永久关停,产能指标向更靠近需求的地区转移,总产能基本保持稳定。
今年1至11月,浮法玻璃累计产量100813.5万重箱,同比增长10.5%,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7个百分点。2021年上半年产量比较高的增长速度源于2020年同期玻璃市场低迷运行大量生产线冷修的低基数效应。随着二季度及三季度初大量生产线复产点火,2021年8月产量高达9675万重量箱,创出月度产量新的历史纪录。
2021年是浮法玻璃产量大年,年度产量增幅在10%左右,除了2020年上半年的低基数效应外,在产产能增加亦较为显著。2021年上半年的需求及利润带动复产点火进程,玻璃在产产能于2021年下半年连创历史新高。
市场预期2022年是冷修大年,目前已到预期寿命待检修的窑炉超过20条。窑炉冷修与否和窑炉到期的关系并不是严格对应的,需求旺盛利润良好的年份冷修量偏少,需求预期弱的年份冷修量偏多,比如2020年。
从每年的情况看,玻璃生产线冷修安排在岁末年初,因春节前后终端需求处于季节性低位。从窑炉到期实际情况看,2022年的冷修量会大于2021年水平,但从开年的利润水平看,不会出现2020年年初那样极端的检修状况。即使冷修预期较大程度兑现,2022年实际产量不会因检修而出现同比下降,预测玻璃月度产量前低后高,全年总产量和2021年持平。
玻璃需求的最大驱动仍来自于房地产竣工端。回顾前面数年的浮法玻璃表观需求数据我们可以看到,2017年至2020年浮法玻璃表观需求稳中略降,而2021年浮法玻璃表观需求增幅7.3%左右,为连续数年平稳之后的首次显著攀升。这一变化显示连续数年的商品房销售面积高增长、期房销售面积高增长刚刚传导到房屋竣工端。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值约68754万平方米,同比增幅16.2%,其中11月当月值为1.15亿平方米,同比增加15%。房屋竣工对玻璃的需求的拉动今后一段时期仍将保持强劲。
2021年期房销售面积增幅有望超过10%,同时期房销售在总销售面积中的占比85%左右,该部分竣工需求和2021年下半年施工计划中应释放未释放的竣工需求叠加,将在2022年形成新的玻璃需求洪峰。大概玻璃表观需求增速不低于2021年水平,在7%至10%或其附近。
2022年玻璃行情展望
从供需平衡表我们可以得出,在供给、进出口相对平稳,房地产竣工需求释放带动表观消费增长7%的情况下,玻璃库存于2022年年末接近完全去化。在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和2021年下半年需求延后的情况下,2022年玻璃需求增速或超过2021年水平,玻璃供不应求的可能依然存在,在当前情况下玻璃保供稳价工作依然不能松懈。房地产竣工需求预期下,玻璃生产企业库存有望再度快速去化,春节过后玻璃生产企业库存的累积高度或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玻璃供给紧张状况在2022年上半年或有充分显现。玻璃有可能再度走出淡季不淡行情。
q玻璃当前面临着高供给高库存及需求的季节性偏弱,盘面在淡季累库的影响下或有阶段性回调考验成本线,但不排除房地产需求预期带动玻璃快速摆脱低位区间的可能。玻璃—深加工—建筑商产业链中下游企业择机把握淡季低位补库存机会及期货盘面的买入套保机会是必要的,对2022年利润水平的影响有可能是决定性的。
上一篇:纯碱玻璃,相爱相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