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矿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7-02-13
- 浏览量:1014
一、发展现状
非金属矿工业主要包括非金属矿勘探、采选和非金属矿加工制品业等。非金属矿产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撑材料。“十二五”期间,我国非金属矿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产业稳定发展
2015 年,全国规模以上非金属矿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457亿元、利润总额414.1亿元,十二五期间年递增14.56%和10.8%。主要非金属矿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专栏1 “十二五”期间主要非金属矿产品产量
产品 |
单位 |
2010年 |
2015年 |
年均增长率(%) |
石灰石 |
亿吨 |
21 |
27 |
5.71 |
玻璃用硅质原料 |
万吨 |
2600 |
3460 |
6.62 |
长石 |
万吨 |
2500 |
2300 |
-1.6 |
鳞片石墨 |
万吨 |
65 |
60 |
-1.54 |
菱镁矿 |
万吨 |
1500 |
1700 |
2.67 |
高岭土(含煤系) |
万吨 |
450 |
500 |
2.22 |
滑石 |
万吨 |
200 |
180 |
-2 |
膨润土 |
万吨 |
350 |
560 |
12 |
硅灰石 |
万吨 |
65 |
58 |
-2.15 |
萤石 |
万吨 |
478 |
382 |
-4.02 |
云母 |
万吨 |
30 |
28 |
-1.33 |
石膏 |
万吨 |
4700 |
4500 |
-0.85 |
碳酸钙 |
万吨 |
3000 |
3000 |
0.00 |
耐火粘土(高铝) |
万吨 |
827 |
900 |
1.77 |
重晶石 |
万吨 |
570 |
500 |
-2.46 |
石棉 |
万吨 |
40 |
21 |
-9.5 |
硅藻土 |
万吨 |
32 |
30 |
-1.25 |
(2)产业集群发展加快
石墨、萤石、高岭土、菱镁矿、硅藻土、硅灰石、碳酸钙等重要非金属矿产,依托资源产地逐步形成一定规模的采选加工基地,产业向集群园区集中呈现明显发展趋势。“十二五”期间,形成了鹤岗、鸡西石墨、盱眙凹凸棒、梨树硅灰石、白山硅藻土、贺州碳酸钙、信阳珍珠岩、新余硅灰石、平江云母制品等产业集群生产基地。
(3)产业结构优化
非金属矿山治理整顿不断加强,开采秩序逐渐规范;规模以上的非金属矿企业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小企业减少近1万家;非金属深加工水平、产品系列化进一步提高,开发了高性能矿物功能填料、环保助剂材料、土壤改良剂、难处置工业废水废气净化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高岭土催化剂载体等深加工产品。
(4)技术与装备水平提升
高岭土、石墨、萤石等采选工艺和装备不断完善,生产“三率”水平提高;开发出一批非金属矿深加工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主要有超导磁选、大型超细粉体分级、改性技术与设备、光电色选机、石墨低温煅烧纯化技术与装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研究取得突破。
(5)绿色矿山建设初见成效
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共计59家,引领示范全行业绿色矿山建设初见成效。矿山在规范管理、节能减排,“三废”达标排放,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非金属矿工业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统筹不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依然存在。二是产业集中度低,生产企业规模小。三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系列化程度低,传统产品产能过剩,矿物功能材料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四是行业技术与装备的自动化和成套化水平较低,深加工及应用技术薄弱。五是企业税费负担重,税费结构不合理。六是行业管理体系不健全,运行监测亟待完善。七是标准化工作滞后,尚不能促进行业发展。
二、发展环境分析
(一)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研判
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未来几年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但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主要经济体增长不均衡,西方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分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经济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经济全球化将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分工将加速调整,新兴经济体继续崛起,非金属矿产业和市场发展重心将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市场转移。合作与竞争并存态势仍将持续,国际合作将广泛深入推进,同时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将会抬头,各种形式的贸易摩擦将经常发生。能源和资源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将崛起,绿色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主题。
(二)我国经济和社会形势
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经济增速正处在换挡期,“十三五”经济年均增速预计保持6.5%以上。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严格市场准入、化解产能过剩等产业政策,为我国非金属矿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化”深度融合、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新应用领域的拓展等将对非金属矿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未来非金属矿工业的发展将以提质、增效、升级为发展主线,依靠市场拉动、创新驱动、政策推动,走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道路。以提升生产效率和效能、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及制品为重点,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需求预测
十三五期间,对非金属矿产品的需求量将保持平稳、部分矿产品有增有减。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对高性能非金属矿产品的需求将有所增长,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是非金属矿新的增长点,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专栏2 2020 年主要非金属矿产品国内表观消费量 单位:万吨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贯彻国务院34号文件“去产能、调结构、增效益”,推动非金属矿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坚持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以优化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应用为重点,大力发展非金属矿功能材料,创新提升非金属矿工业发展水平,促进非金属矿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发展。大力培育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广泛推广使用成熟、可靠的先进技术装备,强化产品开发、优化产品结构,全面推进行业技术进步与技术升级。
坚持协调发展。协调好产能规模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发展速度与结构、效益的关系,促进上下游产业间协同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加快发展环境友好型非金属矿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产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
坚持突出重点。着重抓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市场潜力大的重点矿种、重点产品和重点应用领域,引导优质要素向骨干企业配置,扶持和培育资源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产业快速发展。
坚持综合利用。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资源保护政策,合理开发利用非金属矿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开展共伴生资源及尾矿等低品位资源的综合高值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三)主要目标
“十三五”期间,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非金属矿产业体系,重点矿种的加工利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的产业基地,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产业初具规模。非金属矿工业升级换代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实现非金属矿大国向强国的战略转变。
专栏3 '十三五'非金属矿工业预期发展目标
01产业规模 在2015年工业总产值5457亿元基础上,2020年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10%以上。培育一批销售收超亿元的骨干企业,打造15~20个销售收入5~10亿元的综合性龙头企业,建成5~10个年产值超过50亿元以上的资源特色产业集群生产基地。 02创新能力 研发投入不断增加,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建成一批工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03产业结构 淘汰落后产能,关闭一批技术落后、污染环境、无序开采和加工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重点矿种大中型企业产能所占比重达到40%以上。 04产品结构 开发新产品,扩展新的应用领域,发展深加工及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中高端产品产值所占比重达到60%。 05“三率”指标 重要非金属矿产的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提高1~2个百分点,部分矿种废石和尾矿综合利用率达到30%。
|
四、发展重点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准入门槛。对生产企业从装备、技术、规模、安全、环保等方面提出准入条件,淘汰规模小、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
提升传统工业原辅材料品质。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提升传统工业原辅材料的品质,引导过剩产能供给侧减量和结构调整,达到与需求侧相适应的新水平,实现转型升级。
加大新产品开发。大力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配套的高性能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开发功能化和系列化产品,促进产品结构调整。
优化产业布局。在“十二五”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重点矿种区域特色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专栏4 重点发展产品
(一)石墨。发展用于电子、新能源、国防军工等领域的高纯石墨、负级材料、密封材料、石墨散热/导热材料、等静压石墨、氟化石墨、石墨复合材料、渗硅石墨、石墨烧伤敷料等。 (二)石英。发展用于电子、光伏/光热、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的高纯石英、熔融石英及制品,球形硅微粉等。 (三)硅藻土。发展用于环保、医疗等领域的高性能助滤剂、农药载体、空气净化吸附材料、水处理过滤材料、节能保温材料等。 (四)硅灰石。发展用于橡塑、造纸、冶金等领域的高长径比硅灰石粉、改性硅灰石粉、高性能冶金保护渣材料等。 (五)膨润土。发展用于环保、化工、冶金、医药等领域的高端铸造用膨润土、纳米膨润土、有机膨润土、膨润土无机凝胶、固沙植被材料、膨润土工业废水净化材料、医用辅料等。 (六)高岭土。发展用于造纸、化工、环保、国防军工等领域的高效催化剂载体、功能性填料、涂料颜料、吸附材料、海工工程材料等。 (七)海泡石。发展用于环境保护、医疗、食品等领域的空气净化材料、分子筛、水处理材料、土壤改良剂、功能填料等。 (八)凹凸棒石粘土。发展用于食品、化工、环保等领域的脱色剂、催化剂载体、功能性填料、钻井泥浆材料、水处理吸附材料、土壤改良修复材料、汽车尾气净化材料等。 (九)云母。发展用于化工、电子等领域的大径厚比云母粉、高性能云母纸、云母板、功能性涂料用填料等。 (十)滑石。发展用于橡塑、陶瓷、造纸、食品、医药、日化等领域的功能填料、釉料、涂膜材料等。
|
专栏5 重点矿种产业布局
石墨:控制采选产能过剩,依据资源分布及产业基础,在黑龙江鸡西和萝北、山东胶东、内蒙古阿拉善盟、兴和、湖北宜昌、湖南郴州、山西大同、四川巴中和攀枝花等地建设石墨采选和深加工基地。 萤石:实行总量控制,严格限制新增产能,在浙江、江西、内蒙古、湖南、福建、河南、安徽等单一萤石矿石类型主要产区建设萤石采选生产基地,同时对伴生型萤石矿区湖南郴州、内蒙古包头建设伴生型萤石生产基地。 滑石:依托资源产地及产业基础,在辽宁海城、广西桂林地区、山东胶东地区建设滑石开采加工基地。重视黑滑石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江西广丰建设黑滑石开采加工基地。 高岭土:在广东茂名、广西北海、福建龙岩、江苏苏州,根据高岭土资源禀赋开发不同应用领域的高岭土产品,建设相应的采选加工基地,在内蒙古、山西、安徽煤系高岭土产区,建设煤系高岭土加工利用基地。 菱镁矿:控制开采总量,在资源集中区辽宁营口、海城和大石桥建设采选及加工制品基地。 膨润土:依托资源分布及产业基础,在浙江安吉、辽宁建平、内蒙古赤峰和包头、新疆夏子街、河南信阳、广西宁明、河北张家口等地建设采选及加工基地。 硅灰石:依托资源分布及产业基础,在吉林梨树和磐石、辽宁法库和铁岭、江西新余和上高、广东连州等地建设硅灰石采选加工基地。 硅藻土:在资源集中区,吉林白山、内蒙古乌兰察布建设采选及加工制品基地。 碳酸钙:在资源集中区,广西贺州、四川雅安、江西永丰、河南南阳、广东连州等地建设开采加工基地,发展系列化超细、改性碳酸钙功能填料。 石膏:在资源聚集地同时靠近市场需求地区,建设重点开采、加工基地,包括:山东、安徽、湖南、湖北、山西、河北等地区。 重晶石:在资源集中区,贵州铜仁、遵义、天柱等地建设采选加工基地。
|
(二)实施产业集群发展
加强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对于非金属矿资源丰富的地区,要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要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实行资源的集约化和规模化。
建设产业集群,提高行业集中度。根据资源特色,建设以非金属矿开发利用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形成从研究开发、产业化到规模发展的能力,构建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促进和示范引领行业发展。重点支持现有鹤岗和鸡西石墨、吉林白山硅藻土、吉林梨树硅灰石、江苏盱眙凹凸棒、辽宁建平膨润土等产业集群及浙江萤石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培育与扶持建设内蒙古阿拉善盟石墨、广西贺州碳酸钙、江西新余硅灰石、湖南湘潭海泡石、河北灵寿云母、湖南平江云母制品等产业集群。
(三)加快技术创新
完善研发体系。围绕重点矿种、产品、应用领域建立“产学研用”的研发体系,在骨干企业和产业集聚基地建立非金属矿行业技术研发中心,针对重要关键技术和装备进行攻关。
加强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工程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拓宽非金属矿功能材料的应用领域。
开发专用装备。加快开发大型化、自动化程度高的非金属矿专用设备和成套装备。
专栏6 技术创新重点
围绕“节能、环保、新能源、农业”等重点和重点优势矿种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专用化开采、加工成套技术与装备;选择性破碎及分级干法提纯技术、非金属矿“近零尾矿”加工利用技术、大宗尾矿规模化高端化利用技术、低品位和伴生矿物的选矿提纯及产品应用技术、矿物均化,矿物提纯、改性、多矿种功能复合等技术;气氛可控煅烧工艺与装备、超导磁、微波活化、光电选应用技术;基于矿物结构的超细粉碎、分级技术,选矿短流程工艺技术与装备;超细粉体在线检测控制新技术;矿物材料结构与晶型设计技术、功能机理等基础研究。
|
(四)加快绿色发展
支持非金属矿工业绿色清洁与节能生产应用,推进非金属矿采选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尾矿的综合利用;在资源富集、管理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开展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水平。
(五)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结合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非金属矿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重点支持非金属矿骨干大企业“走出去”,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建立稳定多元的矿产资源保障体系,走国际化发展之路。
(六)发展的重点领域
在提升传统非金属矿产品性能及应用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农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的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引导
加强非金属矿产业政策研究,制订和完善非金属矿产业政策,促进非金属矿产业政策与科技、金融、财税、资源和环保等政策衔接配合;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保障措施;编制非金属矿优先发展目录、制定非金属矿功能材料、低品位矿石和尾矿废石综合利用的扶持政策。
(二)健全标准体系
不断完善行业产品标准体系、技术规范、检测方法和认证机制,细化产品标准;健全和强化生产过程的质量、环保、安全等标准和规范;在吸收和借鉴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加快非金属矿社团标准的研究制订,加快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非金属矿“大数据”建设。
(三)强化资源保障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重视战略性资源保护,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资源开发与利用;合理规划资源开发规模,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依法打击滥采乱挖,提高资源回采率,资源配置向优势企业倾斜;加大短缺资源地质勘查力度,增加资源供给。
(四)加强行业管理
制订和完善重点矿种行业准入条件,规范行业准入。建立健全行业统计监测体系,把握行业运行动态,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和规范产业有序发展。
在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标准制订、技术研发、生产管理、信息交流、行业自律等方面,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引领、协调、服务的功能与作用,协助政府加强行业监管,提升行业发展水平。